日本免费不卡视频/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人区/chinese一区二区/亚洲第一激情网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歡迎訪問廣州大頭妹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13825080318
全國統一客服電話
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資訊 > 新政解讀

注冊會計師行業積極服務證券市場發展

發布日期:2023-06-2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陳毓圭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注冊會計師行業發揮了提示投資風險的作用,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為證券市場主體提供了決策支持。注冊會計師行業充分發揮會算賬、懂決策、善分析的專業優勢,為企業實現傳統產業更新、低碳經濟設計、經營戰略調整、管理流程再造等各個方面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改進發展質量與經營效益,促進了國家重大宏觀經濟政策的落實到位,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做出了貢獻。


    行業監管工作全面提升


    中國證券報:請問在提升執業質量方面,中注協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陳毓圭:主要采取了兩方面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系統風險檢查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進一步深化風險導向執業質量檢查工作,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系統風險檢查制度,切實做到質量控制體系檢查與業務項目質量檢查并重、技術程序檢查與職業道德檢查并重、完善檢查技術與建立檢查質量保證機制并重、檢查制度改革與檢查專家隊伍建設并重、落實審計責任與落實注協監管責任并重。


    同時,建立指導與懲戒并重的執業違規處理制度,實施以整改、回訪和復查等為手段的后續幫扶教育機制,確保檢查懲戒工作客觀公正,切實引導事務所將注意力和工作重心集中到自身的質量控制體系健全上來,集中到誠信道德建設上來,集中到內部治理機制完善上來,實現了執業質量檢查“幫助、教育、督促、提高”的目標。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系統風險檢查不僅幫助事務所找出“病根”,尤其是質量控制體系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而且還幫助事務所梳通“經絡”,指明改進、努力的方向,切實增強其自身“免疫力”,推動其實現質量控制從治表到治本的根本性轉變。“系統風險是最大的風險”“質量控制是最重要的控制”等核心理念和價值取向正在成為行業共識,日益成為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的強大力量。


    二是健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制度。把上市公司年報審計作為行業監管的重點,在繼續做好年報審計工作通知發布、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快報編發、年報審計情況分析報告撰寫的同時,探索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約談,目的是落實管理與服務并重、指導與懲戒并重的監管理念,強化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事前事中監管,向證券所及時提示年報審計風險,支持事務所堅持客觀公正的專業立場,年報審計監管工作步入創新發展的新階段。


    推進執業準則國際趨同


    中國證券報: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的國際化發展穩步推進,在執業準則國際趨同化工作方面,請問中注協未來有哪些打算?


    陳毓圭:一是深入推進審計準則貫徹實施,持續保持準則動態趨同。制定專項業務技術指引,制訂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指南,加強對執業準則的解讀、培訓和執行情況檢查,推動執業準則國際趨同成果有效轉化為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提升的成果。另一方面,按照國際審計準則改革進程不斷改革完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修訂審計報告系列準則及應用指南。


    二是制定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夯實內部控制審計基礎。內部控制是防范企業財務報告錯誤和舞弊行為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真實、完整的保障機制。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客觀、獨立的鑒證,不僅能夠監督、推動企業將內部控制規范落到實處,促進企業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建設,提升財務報告風險防范能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強投資者對企業財務信息可靠性的信心,對保護投資者權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為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業務貫徹實施,進一步指導注冊會計師更好地貫徹內部控制審計思路,在2011年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和2011年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底稿編制指南》的基礎上,中注協結合行業執業實踐,于2015年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問題解答》,解決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實務中遇到的問題,防范審計風險。


    三是推進職業道德規范建設,提高行業職業道德水平。為適應行業發展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中注協于2009年發布《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并于2011年組織專家編寫《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講解》,幫助注冊會計師貫徹守則精神。針對注冊會計師理解和執行職業道德守則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中注協于2014年發布《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問題解答》,為注冊會計師恰當理解職業道德守則、解決實務問題提供細化指導和提示。


    四是積極鞏固國際趨同成果,提高國際規則制定話語權。為滿足注冊會計師從事涉外企業審計的需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做強做大和“走出去”,中注協于2013年翻譯《國際審計準則(2012)》和《國際職業會計師道德守則(2012)》中文版,將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對國際準則專業術語的譯法進行對照和索引,推進會計語言精準化、標準化和通用化。2014年,翻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指南》和《運用國際審計準則執行中小企業審計指南》等國際審計標準文獻。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建設工作。成立國際審計準則研究組、職業道德問題研究組,規范和加強對國際審計準則、職業道德守則項目的跟蹤研究;密切跟蹤研究國際審計準則、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內部控制審計準則發展動態,建立意見反饋機制和委員支持機制,就國際準則征求意見稿及時研提反饋意見,派員參加國際組織的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中國聲音”。


    穩步拓展新業務


    中國證券報:十八大以來,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有效提升了其作為資本市場會計信息看門人的作用。您認為未來在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提高?


    陳毓圭:主要是從四方面進一步加強新業務拓展。一是營造新業務拓展的良好政策環境。順應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所提供的有利政策環境,從新業務拓展的政策規范、實施指引等方面,制定或推動制定36個政策制度性文件,對“一特三高”業務、示范基地建設等規定了促進措施和扶持政策,增強地方協會、事務所拓展新業務的自主意識和驅動力量,構筑起新業務拓展的制度框架,營造行業拓展新業務的良好政策環境。緊緊抓住國家政策調整所創造的新機遇、新需求、新空間,發布《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指引》等7個審計實務指引,針對現實中提出的新需求加強技術標準建設,提升事務所承接能力和服務能力,同時總結梳理市場新需求,對《注冊會計師業務指導目錄》進行3次更新,為事務所提供業務拓展的方向指引。


    二是強化服務保障和技術支持。制定《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新型審計鑒證業務指引,規范新型業務。中注協和各地注協積極加強新業務指南和新業務拓展種類的培訓,提升新型業務拓展和勝任能力(其中,中注協共開辦新業務相關培訓班175期,培訓人員56881人)。注重宣傳推介,搭建專業服務供需橋梁。中注協建立新業務網頁,發布新業務拓展的動態進展、媒體報道、政策文件,聯合各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建立網頁,動態反映各示范基地建設情況和日常服務內容。


    三是創建會計服務示范基地,搭建新業務拓展示范平臺。會計服務示范基地是為全面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旨在發揮培育新業務項目、推介高端會計服務、對接服務與需求、展示成功經驗和服務能力。


    四是探索創新,突出重點。持續拓展醫療衛生機構、大中專院校以及基金會、慈善組織等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表審計,積極開展商業銀行金融審計和農村財務公開鑒證服務等新型審計鑒證服務,開展“走出去企業”和“企業走出去”延伸審計服務,11家事務所獲準為在中國香港地區上市的內地企業H股提供審計服務。開發信息系統審計和大數據審計服務。同時,積極拓展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ERP管理系統流程設計、稅務籌劃、戰略管理、并購重組、工程咨詢等咨詢服務,開發中小企業公司秘書、代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市場調查、人力資源咨詢等咨詢業務領域。拓展高新科技、金融、保險、文化影視、設計、旅游等行業的專業服務;開發對產業轉型的專業支持服務,以及對研發、品牌培育、技術服務、供應鏈管理、專門化分工等創新措施的專業服務;積極參與“三農”投資績效評估服務,開發和承接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服務項目。開發承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財政支出和投資績效評價、市場調查、體制改革等社會管理領域的鑒證業務;拓展政府購買服務和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公益慈善事業的體制改革、管理創新和調整升級的業務項目。